近年來!商標注冊在商界可謂風起云涌,注冊商標之爭戲碼也是越來越有看頭,如果說注冊商標之爭在2014年都是上演好萊塢級別的大片,如阿里搶注“雙十一”商標、“陌陌”商標被搶注、“嘀嘀打車”改名、王某寶的十年之爭,那么2015年的注冊商標之爭可以說是國內小文藝片的崛起,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昨天響徹互聯網的“新百倫”商標爭議事件,讓大家知道如何通過注冊商標從屌絲逆襲為高富帥。
“新百倫“商標侵權事件,我想關注互聯網的朋友應該都會知道,大體的過程是一個中國商人在10年前轉讓獲得了一個“百倫”鞋類商標,2個月之后又向商標局提交申請注冊“新百倫”鞋類商標,07年美國知名運動鞋公司(NEW BALANCE)對這個“新百倫”商標提出反對異議,商標局不予采納,中國商人于11年正式獲得“新百倫”商標的所有權,NEW BALANCE公司明知“新百倫”商標已被他人注冊,依舊在鞋類產品中銷售使用“新百倫”商標,“duang” “duang” “duang” NEW BALANCE公司被告上法院,賠償中國商人9800萬,屌絲一夜之間身價到億,看官們不要流口水,大家跟著小編一起剖析“新百倫“事件,了解如何通過注冊商標從屌絲逆襲為高富帥。
第一:注冊商標要趁早
很多新注冊公司的創業者一點都不重視自己品牌,這應該說是沒有品牌意識的表現,本身注冊商標費用并不高,看“新百倫”商標的持有者,在04年就已經開始布局了,把“百倫”商標轉讓到手,緊接著兩個月就開始注冊“新百倫”,時間不可謂不早、速度不可謂不快、品牌保護意識不可謂不強!而04年的時候,NEW BALANCE公司還沒有進軍國內市場,這也是法院判決的一個最好證據。由此可知商標注冊要趁早,成功只留給有準備的人!
第二:商標注冊下來要使用
一個商標注冊下來之后,有沒有正式在使用,有沒有銷售該商標產品的證據,也是法院判決的一個重要依據,大家可以看到,中國商人的鞋類商品一直有在小打小鬧,也有在超市進行正式銷售,這就足夠了。
第三:搶注知名品牌
搶注知名品牌這無疑是一條快捷致富之路,這里不對中國商人的動機進行任何揣測,是誤打誤撞也好,實際情況就是“新百倫”商標被搶注了,而且搶注的非常成功,國外無數知名品牌在國內都是沒有所有權的,而現在互聯網時代國內有很多企業一夜壯大,也都沒有自己品牌的商標,如果你搶注了,使用了,那么也許下一個逆襲的就是你。小編在這里說一下,搶注知名品牌其實是非常不道德行為,不過本文只做交流,不做道德 審判,另外企業不注重自己品牌,被搶注了又能怨誰呢?
如需了解更多商標注冊問題請留意創富邦新聞頻道。
如需注冊深圳公司、注冊商標請聯系創富邦工作人員。
點擊看軟文:盤點14年互聯網商標之戰,警醒創業者認識到注冊商標的重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