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嗎?出門在外社交辦事,商事往來,哪都需要先證明下身份,咱普通人的身份好說明,人手一張50平方厘米的小卡片,一個號碼真實合法,隨炫耀不了顏值,但是代表其身份,證明著我們社會角色的初始設置,護佑著我們走南闖北!
但是機構要自證身份以一個號碼暢行無阻,完成識別和驗證得靠啥?營業執照上的工商注冊號?稅務登記證上的納稅人識別號?組織代碼證上的代碼號?還是一大堆各式號碼逐一檢驗,方能讓人相信企業組織安全可靠,經營合法?多年來多碼共存的現象,既增加了社會成本,又降低了行政效能,還阻礙了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,國家為了打破這一切,完善頂層制度設計,特別建立了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,自然人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就是其身份證號碼,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,是以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,按照特定規則編制的18位標識碼,他們都是全國唯一,終身不變,它具體構成呢?
看栗子:1位登記管理部門代碼、+1位機構類別代碼、+6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、+9位主體識別碼、+1位校檢碼。
發現小秘密了嗎?9位主體標識碼其實就是組織機構代碼,所以說,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,就是組織機構代碼的升級版,自此,像身份證號一樣,每一個合法機構也有了獨一無二的識別碼,幫助他們遨游商海,無往不利。
別小看這18位社會統一信用代碼,從概念形成到誕生落實,那可真是用心良苦,情節跌宕,來!給你科普一段歷史,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的歷史要追溯到1984年,那一年我國開始推行公民身份號碼制度,1989年組織機構代碼制度誕生建立,1997年國務院再次明確組織機構代碼管法人,身份證號管自然人的“兩碼管兩人”制度,2013年為從制度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,預防和懲治腐敗,提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的概念,直到2015年國務院發布《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總體方案》,即33號文,第一次從國家層面,確定了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地位和管理制度。33號文不出臺則以,一出臺就雷厲風行,對落實時間和發放單位都做了明確規定,工商部門自2015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,其他登記管理部門在2015年底前實施,各有關部門必須在2017年底前,完成現有代碼向統一代碼的過渡,最遲不得晚于2020年底,過渡期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現有各類機構代碼并存。
組織機構代碼證自2016年1月1日起停止發放,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怎么領取呢?如果是商事主體,它會打印在營業執照上,如果是社會團體,民辦非企業會打印在民政部門發放的登記證照上,如果是機關事業單位,會打印在機構編制部門發放的相關登記證照上,總之每個合法機構從一出生,就有了一個唯一的“身份證號碼”。
小數字大學問,想get到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完整技能,下面就來一起安利下,往實用上講,證明身份、查驗身份,只需一張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登記證照就行了,在各類證照和法定文書上涉及機構的,就列出機構名稱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,涉及自然人的就列出自然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,各管理部門在設計業務系統時,無需再關聯各種部門編碼,只需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即可,還可以信息比對、核查和共享,在構建信用信息平臺時,有了這終身相隨的唯一標識,你想想看,只需要一個號碼便可關聯整合諸多信用數據,隨手一查,一目了然,除了實用,它還有助于提升行政效能,促進部門間的合作共贏,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,對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,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。
這18位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這么好用,深圳各公司,個體戶想要將原來的注冊號、納稅識別號、組織機構代碼號等升級到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怎么辦?可以直接委托深圳創富邦辦理“多證合一,一照一碼”執照升級,拿到“三證合一”的執照之后,就升級好了。深圳創富邦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專注于辦理工商代理注冊(內外資),財務代理、各類商務秘書服務、400電話業務、知識產權代理、商城代理入駐等服務,小伙伴如需了解更多,可通過以下網站或電話了解詳情!www.tiandiwo.com 400-8656-521。
擴展閱讀:
2015版深圳最新三證合一營業執照版面介紹詳解